甘孜日報 2024年07月29日
◎何好
連日來,受持續(xù)強降雨影響,瀘定縣防汛形勢嚴峻。各級干部聞“汛”而動,在抓好前線防汛搶險工作的同時,嚴格按照“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和“四個一律”要求,妥善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各鄉(xiāng)鎮(zhèn)的臨時安置點也隨之啟用,溫馨的“避汛港”讓群眾感受到臨時“小家”的溫暖。
走進瀘橋鎮(zhèn)紫河村避災安置點,這里安置了紫河村大田壩防洪溝沿線及泥石流蔓延影響區(qū)內被轉移的28名群眾。村民楊艷已經在這里住了兩天,她表示很慶幸在山洪泥石流發(fā)生前,當地通知他們提前轉移出來。雖然住的是帳篷,但是干凈整潔的床鋪、嶄新的床上用品和齊備的生活用品讓楊艷對這個臨時的“小家”很滿意。
負責安置點工作的鎮(zhèn)村黨員、干部為安置群眾開展服務,保障生活必需品、應急物資充足的同時,還和安置點群眾拉家常、噓寒問暖?!拔覀冩?zhèn)村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值守,為轉移群眾提供服務和保障。安置點免費提供帳篷、床上用品、方便面、水、牙膏、香皂、衣架、蚊香等各類生活用品,保證安置點的群眾吃好、住好?!睘o橋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鄭全勇說。
臨近飯點,安置點里來了一群村民,大家分工明確,手腳麻利地淘米洗菜、熱鍋炒菜,安置點一隅伴隨著大家的談笑聲,響起鍋碗瓢盆交響曲。這是紫河村臨時安置點的“暖心食堂”開始工作了。
紫河村黨支部副書記彭永洪表示,為確保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和一線搶險人員吃上熱騰騰、營養(yǎng)豐富的飯菜,紫河村村“兩委”組織黨員志愿者、愛心群眾參與,臨時建立起這個“暖心食堂”?!敖裉煲还沧隽?0多份便餐,接下來我們將持續(xù)提供,直到搶險工作結束?!弊虾哟鍕D聯(lián)主席熊志慧一邊忙碌一邊向筆者介紹。
紫河村的許多普通群眾也自發(fā)行動起來,將自家的蔬菜、臘肉、食用油等物資捐給安置點,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鄰里守望、共克時艱”的深刻內涵。
“飯菜很可口,比吃泡面、盒飯更營養(yǎng)也更暖心,非常感謝?!笔転娜罕姾鸵痪€搶險人員連連稱贊。
聞“汛”而動,守望相助。紫河村臨時安置點只是近期瀘定縣干群齊心合力應對暴雨汛情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在7月23日至7月24日這輪強降雨中,瀘定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7個鄉(xiāng)鎮(zhèn)妥善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和企業(yè)職工2099人,沒有出現人員傷亡,雨后查災核災、災后恢復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