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研成果走近千家萬戶
■姓名:伍杰
■年齡:39歲
■職業(yè):州林科所高級工程師
■心愿:力爭早日整理出版《甘孜州高等植物圖鑒》,建成甘孜州植物標本共享平臺,讓科研成果走近千家萬戶。
伍杰:1998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林學院木材加工專業(yè),本科學歷,這年他39歲,而在當年8月被分配到州林科所工作至今,現(xiàn)任林業(yè)高級工程師,又是四川省林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康定站負責人。
來自四川仁壽的伍杰,在十六年的科研工作中,始終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實踐,并經(jīng)常深入生產第一線搞調查研究,無論基層工作、生活條件多么艱苦,都始終如一,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
在他主持的課題中,《花椒優(yōu)質高產技術推廣》和《優(yōu)良綠化樹種康定木蘭馴化研究》已完成。《花椒優(yōu)質高產技術推廣》課題在九龍縣乃渠鄉(xiāng)建立七日村花椒優(yōu)質高產示范園120畝,納日村花椒優(yōu)質高產示范園90畝,在九龍縣花椒主產區(qū)推廣優(yōu)質高產技術1000余畝;在《優(yōu)良綠化樹種康定木蘭馴化研究》中,通過種子實生、扦插和嫁接三種繁殖方式的生理機制、試驗研究和對比分析,找到了三種繁殖方式的關鍵技術、制約因子,明確了嫁接繁殖是康定木蘭馴化和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最佳繁殖方式,成活率高,生長快,同時縮短了實生繁殖多年不開花的問題。通過對康定木蘭栽培繁育環(huán)境條件需求分析,研制了較為完善的康定木蘭栽培技術方案。
伍杰的心愿是力爭早日整理出版《甘孜州高等植物圖鑒》,建成甘孜州植物標本共享平臺,為甘孜州植物研究、生態(tài)保護及產業(yè)發(fā)展等工作提供實物、數(shù)據(jù)及理論支撐。(記者 宋志勇 文/圖)
敬老院就是我的家
■姓名:劉秀英
■年齡:91歲
■職業(yè):居民
■心愿:有一碗酥油茶就心滿意足了。
作為老康定人,看著老城的變化,溜溜新城的建成,很高興看到家鄉(xiāng)的變化。
“這里的生活條件沒有說的,吃穿沒有心焦的,想睡覺就睡覺,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日子過得很好。”在康定南郊敬老院養(yǎng)老的劉秀英老人,一邊吃著碗豆,一邊高興地說。
91歲劉秀英告訴記者,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康定縣商業(yè)局工作,干的是甜食品工作。到六十年代時,精閏壓縮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也不知怎么的,就耍脫了,從此后就成了居民。那時全家的生活全靠愛人一人的工資,愛人在理塘縣工作,現(xiàn)如今全靠每月幾百元錢遺囑補貼。
說起為什么想到敬老院時,劉秀英老人說,不是兒女不孝,只想自己不愿意拖累,想讓孩子們過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另外是老康定人的原因,還是想著這里的山水,想著自己的老朋友,想著這里的酥油茶。
“家里的條件不一定有敬老院好,這里都是老人有共同語言,而敬老院的工作人員更好,他們大都把我們當作自已的母親一樣照顧。雖然四年前條件不是很好,但工作人員從沒說過不字,都主動為我們倒痰盂、喂藥、遞水、端飯等,只要是為老人服務的,他們都熱情服務,讓我很感激。”眼眶濕潤地劉秀英老人贊不絕口地說,現(xiàn)在條件好了,但敬老院的工作人員,仍然沒有改變他們的工作習慣,不定時到我們房間查看情況,無論是來這工作幾天的,還是長期護理我們的同志,作為劉秀英來說,一句話舍不得。
當詢問到老人最大心愿時,老人說,兒女們能過好自己的日子就開心;而對敬老院的情懷,只能用兩個字來表達,除了感謝還是感謝。(記者 宋志勇 文/圖)
生活越來越好
■姓名:劉萬莉
■年齡:42歲
■職業(yè):瀘定縣杵坭鄉(xiāng)老宅山莊老板
劉萬莉是瀘定縣杵坭鄉(xiāng)老宅山莊老板,今年年初投入60多萬進行山莊擴建。S211線開始修建以來,山莊的生意可以用慘淡來形容。“自從今年櫻桃節(jié)過后,生意就一直不好。雖然每天都有游客來電咨詢,但一聽說路況不好,大家都不愿意到我們這里來。現(xiàn)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省道211線能夠早日完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劉萬莉如是說。 (袁帥 文/圖)
但愿受損道路早恢復
■姓名:邱長華
■職業(yè):瀘定縣得妥鄉(xiāng)干部
瀘定縣得妥鄉(xiāng)發(fā)旺村處于瀘定縣與石棉縣交界,每到雨季,因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入村公路造成很大損毀。但由于該路段涉及瀘石兩縣,因屬地管理原則,路況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解決。該村河堤、災后重建、學校、風貌改造等施工建材不得不用拖拉機進行二次轉運,施工進度受到極大影響。“希望兩縣能夠加強交流協(xié)調,早日對受損道路進行復建。”得妥鄉(xiāng)干部邱長華如是說。 (袁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