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同舟共濟》。
■本網記者 唐闖 文/圖
“舉辦曲藝大賽的目的就是為了發(fā)現表演人才,推出曲藝新品力作。” 8月10日下午兩點,距離康巴藝術節(jié)歷史上首屆曲藝大賽決賽開幕還有十多分鐘,州文化館館長扎西斑鳩簡短回答了記者采訪,起身離開。離他不遠的地方,州文化館一眾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比賽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這場曲藝決賽將全程錄播,并在多個電視媒體播放。作為康巴藝術節(jié)的一個新的表演及比賽項目,它呈現出來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對今后舉辦類似活動,具有一定的啟示和范本的價值,因而每個環(huán)節(jié)不容有失。
為辦好康巴藝術節(jié)歷史上首個曲藝大賽,康巴藝術節(jié)組委會和州文化館把功夫用在了“軟件”設計上。
首屆曲藝大賽評委陣容專業(yè)、強大。從中國廣播電臺藏語頻道專家,到藏區(qū)知名大學從事戲曲研究的教授,再到本土的曲藝專業(yè)人士,眾評委火眼金睛,只盼曲藝大賽決賽舞臺多蹦出幾棵好苗子;參賽門類齊全,相聲、小品、傳統說唱、詩朗誦一一亮相,為參賽者提供了多樣選擇。決賽開始之前,比賽場館內背景大屏幕,正在播放非遺紀錄片《金沙江飛排》,去年該片斬獲山花獎。該紀錄片由德格文旅廣體局、甘孜州文化館非保中心、峨眉電影公司聯合拍攝。在比賽統分間隙,比賽場館內,藏語版泰戈爾詩句反復播放。
最讓人眼前一亮還是參加比賽的年輕選手。
小品《同舟共濟》剛剛登場,場內就一片叫好聲。幾個年輕人詼諧、夸張的造型和表演,演繹了一個欠債、逼債,最終債務一筆勾銷,放債者和欠債者握手言和,并互相理解的故事。
該小品演員全部來自四川省藏文學校。他們齊心協力,帶著他們的小品《同舟共濟》從校內16個曲藝節(jié)目中突圍,并最終獲得本次曲藝大賽一等獎。
在參賽過程中,對這些年輕人和他們的作品給予關注的州文化館的扎西表示:“老鄉(xiāng)們很喜歡曲藝類節(jié)目,如果熱愛母語曲藝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年輕人開始增加,我們獻給農牧民群眾的節(jié)目就會更加豐富,從而跳出歌與舞的狹小圈子。”
對于這一點,來到曲藝大賽決賽現場,給自己的弟子鼓勁加油的高志安也表示認同,他告訴記者,省藏校將于今年9月新建一個室內表演場館,學校將充分為具有表演天賦的學生提供機會和舞臺。
表演《同舟共濟》小品的學生分別是:仁真多吉、丹真次勒、丹珍措、卡擁、秋郎卡。他們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據介紹,在藏文學校,不少學生熱衷于用母語創(chuàng)作曲藝劇本和曲藝表演。而他們本人也愿意在將來從事曲藝類表演的工作。當日下午5點,康巴藝術節(jié)首屆曲藝大賽決賽落幕,但對于康巴地區(qū)的曲藝創(chuàng)作及表演而言,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