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2月01日
◎劉忠俊
早期唐卡是“棋盤格”的構成:中間為主尊、上下左右對稱的布局。雖然在部分描繪世俗生活的人物造型也有所變化,但所繪佛、菩薩、羅漢、高僧絕大多數(shù)均為結跏趺坐的正面造型,不敢擅自改動。而在接受漢風的熏陶后,畫中神與人的分布打破了棋盤格的布局,出現(xiàn)了不對稱、三角形、一字形、Y字形等豐富的構圖變化;而且佛、菩薩的動態(tài)還出現(xiàn)了站、坐、倚、靠、仰、俯、躺、臥、蹲、踞等多種動態(tài),以及左右45°角、正側面、背面等不同角度的面部形象。
唐卡畫面的長寬比一般是4:3的比例,而嘎孜派唐卡畫面大多拉長到了3:2,有的甚至拉倒了2:1的比例。這樣拉大比例的審美理念應該也是受了漢地繪畫“立軸”的觀念。因為國畫中四尺、六尺、八尺整紙恰好就是2:1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