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6月08日
◎胡慶和
說是早拜,也許對于一個向七旬奔去之人來說有點勉強,說真的,我在這天真有點早,不到早上7點,我就坐上了通往目的地的公交車,但說早,又覺得并不確切,因為天在一個小時前就大亮了。為何我在這天要早行?是因為要去的這個地方,是我在三個月前就將它列入了出行計劃,可是多少個日子過去了我都沒有成行,主要原因之一是“新冠”把鵬城弄得神經(jīng)繃緊,覺得出行會有太多麻煩和不易。終于深圳人在五月縛住了新冠魔頭,壓抑許多日子的悶氣得到釋放,盡管此時全城還沒有完全解封,但走出門洞出行呼吸新鮮空氣已經(jīng)變得便捷,且成為許多人的選擇。我也不例外。好吧,坐上公交,去解除留存心中許久的疑問:一座皇帝陵墓怎會在南國發(fā)達之地的深圳露出真容?
乘車加步行,差不多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才到目的地——宋少帝陵。宋少帝,趙昺,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不到一年,為國殉身時只有8歲。7歲登基,在今人看來他登基時不過是乳臭未干的少兒,能知多少軍國大事,焉能治國安邦?然而歷史的重擔(dān)居然就壓在了他的肩上,這副擔(dān)子肯定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當(dāng)然真實情況是,他并沒有去主動挑這副擔(dān)子,而是天降大任,或是逼上梁山??墒菦]有辦法,歷史的誤會讓他沒有更多的選擇。在南宋蒙元大軍圍攻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時,趙昺的二哥宋恭帝(皇庶子)被元蒙大軍所俘,而一批有氣節(jié)的文臣武將為扛起抗元大旗,把宋恭帝的兩個兄弟趙昰丶趙昺護住夜逃,并先后新立南宋皇帝,先立趙罡為帝,無奈罡帝途中生病而亡,于是7歲少年趙昺繼帝。說是登基稱帝,其實是逃亡之旅,他終結(jié)之地在廣東新會崖山。崖山,我至今沒去過,這里我不去想象最后一戰(zhàn)的慘烈與悲壯,留在歷史記錄中的崖山海戰(zhàn)中漂起的十余萬浮尸就讓人觸目驚心。本來,在崖山戰(zhàn)場南宋殘破隊伍有20萬人,蒙元大軍2萬人,20萬對2萬,盡管人數(shù)是對手的十倍,但南宋的隊伍中以宮女、家屬、傷兵居多,一隊弱旅在虎狼之師面前只能成為被宰的羔羊。在那個令人窒息的日子,喊殺聲,兵器碰擊聲,壓過了海水咆哮,但有個渾沉而悲涼之音卻在一艘戰(zhàn)船低吟——宰相陸秀夫穿上朝服,焚香磕頭,向端坐于船頭的一位少年稟報他的無奈選擇:國將不國,陛下不能再受辱,應(yīng)為國獻身。少年趙昺回答讓人起敬,他說我雖年小,但絕不愿茍活。于是陸秀夫背上趙昺投海而亡。在之前陸秀夫已經(jīng)命妻女投海盡忠。
宋少帝,并不是他的原名,如前文所述,他本名叫趙昺,少帝是后世之人加上的,相當(dāng)于謚號。據(jù)專家說,謚號可分三類:表揚、批評、同情,“少”字是什么一類型?表揚、批評型都不能入列。是同情型?按現(xiàn)代人的時興觀念來看,趙昺的死亡和陸秀夫的舉動匪夷所思。作為南宋的忠臣,陸秀夫可以大義凜然為國盡忠,但沒有權(quán)利強行代替一個只有8歲的兒童作出生與死的選擇,把一個孩童背入大海溺斃,這無疑是草菅他人生命。當(dāng)然可以肯定地說,他這樣做的目的并非沽名釣譽,也不是為名垂青史,而是為保全國家名譽。陸秀夫的熱血與剛毅是讓人敬佩的。假如沒有陸秀夫背著少帝入海殉國,少帝會有N種結(jié)局,如被蒙元大軍所殺,或作俘虜受盡凌辱,或被另外將士帶著突圍繼續(xù)逃亡,或流入民間消失,而被俘受辱是陸秀夫最不愿看到的結(jié)局,與其受辱茍活,不如一死了之。只是少帝的結(jié)局卻有些凄慘。對此,曾有詩曰:八齡兒童成國殤,葬身海洋真荒唐。唯有江河淪海涌,青山依舊青史長。
崖山海面風(fēng)平浪靜,劍戟血光消逝,一具身著龍袍的童尸隨著海潮飄蕩,飄到了距崖山50余公里的海岸邊,這就是趙昺。人們將這個少年遺體安葬于海邊的荒山野嶺,這個地方就在深圳市南山區(qū)的赤灣。于是在赤灣的小南山就有了今天的宋少帝陵。
正是有了這段厚重的歷史,又想到曾經(jīng)在書本上看到過的一句話:崖山戰(zhàn)后無中國,就激起了拜謁宋少帝陵的欲望。然而一到少帝陵,我就有點失望。這哪兒像是帝陵,規(guī)模小,占地面積可能只有半個籃球場大,沒有高墻深院,陵墓依山而筑,墓前有尊鍍鈾華麗的瓦缸讓我感覺它的莊嚴,我猜測那是為敬香者提供的道具。缸后是一張方桌,上面供奉許多祭品,如水果糕點。墓基低矮,仿佛嵌于山體。墓前的碑體,系大理石,雖然華貴,但并不高大。墓體只有幾米長寬,與四周的山體融為一體。我站定搜尋,園內(nèi)除了在墓旁清掃的一位老奶奶,再無一人。沒有人來朝拜,沒有人敬香,只有偶爾從百米外的海面上吹過幾許海風(fēng)讓我從懵懂處清醒,我專門來看宋少帝,該向他致敬。于是面對冷清的宋少帝陵,我行了三個禮,一是為陸秀夫這位文人的氣節(jié),二是為少帝的選擇大義,三是為寧作刀下鬼,不作亡國奴最后那些南宋人的氣魄。
禮畢,我走出陵園,迎著零仃洋的海風(fēng)回返??粗s兩百米遠的零仃洋的海面,似乎從海上升起一個高大的文人身軀,盡管人像有些模糊,但他的詩句卻是震撼人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边@是南宋宰相文天祥題為過零仃洋的詩句。當(dāng)年他被元蒙所俘,寫下奪人心魄的拍案叫絕的誓言。借來一用,送予宋少帝和陸秀夫的壯舉,也是恰如其分的。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