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12月28日
◎任蓉華
在徐徐鋪展的鄉(xiāng)村振興畫卷上,那些用智慧和汗水為鄉(xiāng)村筑夢的人,那些煥然一新的鄉(xiāng)村之變、之美,日益受到越來越多作家的關注。陳偉軍的長篇小說《少年奔跑在田間》正是這樣一部反映鄉(xiāng)村變化的作品,透過少年的視角,呈現(xiàn)出鄉(xiāng)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奮斗圖景,以及孩子們在不同的成長體驗中,所尋找到的關于幸福的答案。整部作品兼具現(xiàn)實性和藝術性,筆觸細膩,語言生動,情感真摯,讀來親切、自然,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小說中的顧小森是一個城里孩子,在他的認知中,“花生一定是掛在高高的樹上,成串成串地垂下來,就像學校連廊處四五月間的紫藤蘿瀑布?!背巳狈ψ罨镜霓r作物常識,他對農村生活的印象,也還停留在“泥濘坑洼的小路,刺鼻氣味的廁所,鬧騰的雞鳴狗吠”。所以,當大學畢業(yè)的姐姐下定決心留在農村開民宿,幫村民們的土特產找銷路時,顧小森跟爸爸***態(tài)度一樣,都覺得姐姐不可理喻,那個村里除了有慈愛的奶奶,到底還能有什么其他值得留戀的事物呢?
為了讓姐姐回心轉意,顧小森趁暑假來到鄉(xiāng)村,騙取姐姐的手機向收購商撒謊,破壞村民們期待已久的“賣瓜計劃”,給大家的致富路潑了一盆冷水。得知顧小森的真實目的后,姐姐逐漸平息怒火,并提出只要他能夠完成五件事,就考慮回城。由此,顧小森先后接受了“想辦法把村里的西瓜賣出去”“一周內分辨清楚田里的農作物”“幫阿寬伯伯的田地守夜及收割水稻”“跟祥根叫賣爺爺種的瓜果蔬菜”“學做一道家常菜”等五項任務。經過好朋友皮克的幫助,以及自己參與錄制短視頻,3萬多斤西瓜銷售一空,顧小森完成了第一項任務。
隨著時間推移,顧小森越來越了解農村,內心發(fā)生了微妙變化,從被動接受任務,變得積極主動,也更有參與感和獲得感。在幫阿寬伯伯收割水稻時,“粗糙的稻桿、稻葉不停地摩擦著手心、手背和手臂,布滿了深深淺淺的劃痕,有幾道已泛起微紅的血絲?!鳖櫺∩屯瑸槌抢锖⒆拥钠た耍K于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實意味。而在與留守兒童祥根一起叫賣瓜果蔬菜的過程中,他們不僅第一次見識了長長的桿秤,也感受到了淳樸的民風,鼓起勇氣跟著吆喝:“自家種的花生玉米茄子賣啰!最最新鮮的絲瓜蒲瓜賣啰!”
調皮搗蛋的林圖圖、勤勞質樸的阿秀、隨和善良的阿寬伯伯……奔跑于田間,顧小森遇到了一位位性情迥異卻同樣熱情的村民,親身體會的勞動,互幫互助的快樂,讓他收獲了不曾有過的情誼和成長體驗。而香樟樹、瓦松、野豬……從未在城里見過的鄉(xiāng)野動植物,也讓他與大自然有了親密接觸。這是城市少年的鄉(xiāng)村“變形記”。如果說,“花生”曾一度被顧小森“掛在了樹上”,那么此刻已經深埋泥土,孕育著鄉(xiāng)村美好未來。
鄉(xiāng)親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勁頭更足了,歡聲笑語更多了,村容村貌更美了。孩子們見證著鄉(xiāng)村的變化:脆甜的西瓜不愁銷路,外地的游客紛至沓來,林圖圖、祥根的爸爸媽媽回鄉(xiāng)不走了,大家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腳踏實地,篤定前行。
離開溫室,經歷風雨,少年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小說結尾,一輛滿載學生的大巴車停在了村口,寫有“奔跑田間的少年團”字樣的綠色旗幟迎風招展。誠如小說中“姐姐”所想:“鄉(xiāng)村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單憑幾個人的力量,唯有更多的人支持與參與,才能將點點微光匯聚成璀璨的星河,從而照亮鄉(xiāng)村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