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5月08日
◎鄭學富
分餐制并非西方專利,早在中國古代就時興分餐,在古籍中記載頗多。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北环Q為“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以好客養(yǎng)士、好善樂施聞名于天下。他仗義疏財,專交天下賢士豪杰,寧肯舍棄家業(yè)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各國有志之士以及犯罪逃亡的“雞鳴狗盜”之徒,紛紛前來投奔,歸附于他,最多時食客達三千余人。孟嘗君對他的食客待遇不分貴賤,一視同仁,飯食一律與自己相同。但是從食客懷疑飯食不等這個細節(jié)可看出當時并不是圍在一張大桌子上觥籌交錯,山吃海喝,而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制。否則,這位食客就能對一桌的飯菜一覽無余,不會懷疑飯食的好孬優(yōu)劣了。當孟嘗君端著自己的飯食與其比較時,結(jié)果并無相差,該食客羞愧難當,無地自容,竟刎頸自殺以謝罪。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記載,兵強馬壯的項羽聽信曹無傷之言,欲攻打兵微將寡的劉邦。劉邦得知后,按照張良的計謀,帶領(lǐng)100余親兵從霸上來到咸陽郊外的鴻門,親自向項羽請罪。誤會消除后,項羽在軍營中設(shè)宴款待劉邦,老謀深算的范增欲借飲酒之機除掉心頭大患劉邦。這場歷史上著名的宴席在刀光劍影、殺機四伏中上演了。但是從兩個細節(jié)可看出當時是分餐制:一是座次。文中說:“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庇纱丝梢娫谫即蟮臓I帳中,賓主是坐在各自的小餐桌前分開而食,相互敬酒。二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如果是劉邦和項羽并肩坐在同一桌上,項莊則無法靠近劉邦,項伯也不能常用身體掩護劉邦。再者,即使項莊能實施刺殺,弄不好會“殃及池魚”的。
《陳書·列傳第二十》記載:“(徐)孝克每侍宴,無所食啖,至席散,當其前膳羞損減,高宗密記以問中書舍人管斌,斌不能對。自是斌以意伺之,見孝克取珍果內(nèi)紳帶中,斌當時莫識其意,后更尋訪,方知還以遺母。斌以實啟,高宗嗟嘆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饌,并遣將還,以餉其母,時論美之?!蹦铣悋蛹谰菩煨⒖耸莻€大孝子,皇帝每次宴請,他不舍得吃,而是帶回家給母親享用。如果是合餐,徐孝克在眾目睽睽之下,沒有機會將食品打包帶回家,并且皇帝也會看見,沒有必要再去詢問他人。只有是一人一桌分食,徐孝克才能悄悄地將自己跟前的美食塞在寬腰帶內(nèi),管斌才能暗中觀察查訪食品減少之事。徐孝克的孝行令皇帝很是感動,特允許他把席前食物全部拿回家孝敬老母。
古人之所以分餐,筆者認為首先是體現(xiàn)君臣尊卑和老幼秩序,據(jù)《禮記·燕義》記載:“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是說根據(jù)身份貴賤席位的排列也是不同的。其次是餐具不適合圍在一起坐著吃飯,當時都是矮小的案幾,人們席地而坐或跪在席上,面前擺放一張小案子就餐。再次是物資匱乏,分餐能避免浪費。后來,隨著飲食文化的發(fā)展和物資的富有,為展示廚藝和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大盤盛菜能體現(xiàn)菜的色香味形,人們在一起合餐,飛觥獻斝,猜拳行令,場面熱鬧,感情交融。然而盤碟互用,筷子交叉,唾液相溶,菌從口入,相互傳染。因此,在宴席上還是復古得好,實行分餐制或自助餐。這樣根據(jù)個人喜好,按量所取,精準節(jié)約。更重要的是干凈衛(wèi)生,避免疾病傳染,并且沒有了宴席上推杯換盞的繁文縟節(jié),有利于廉政建設(shè)。有如此諸多好處,何樂而不為呢?